
创业是条不归路,
光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像“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说和做的差距是很大的,
创业中最难的,其实是执行!
若问哪一行的创业比例最大?
哪一行的创业成功率最高?
我觉得应该是混迹过江湖的搏击高手们!
与在实体行业里的创业人相比,
武林里的江湖老手一旦执行创业计划,成功率很高!
千禧之年起,
从《散打王》风云(鼎峰期,有散打“王中王”柳海龙),
到《武林风》时代(鼎峰期,有武林风三驾马车“王洪祥、刘星君(一龙)、方便”),
二十多年的搏击产业商业化运营以来,
擂台上风起云涌出无数的明星拳手,
只要没涉H,有点名气的拳手在退役后大都事业有成。
我从搏击的专业、半专业、业余三个起步层级,
举例三位搏击朋友的创业史。
一、江湖累
(一)、

十七年前,
《武林风》散打擂台上,
一位绰号“霸天龙”的专业组拳手,
冲进了武林至尊争霸赛的入围门槛。
翌年,
漂泊在广州的一名保安,
在《百姓擂台》外场的海选中,
引起了裁判员马涛的注意。
同翌年,
长城居庸关下的业余组海选擂台上,
一名矮个子的保险业务员把旋风腿踢出了圈。
(二)、

“霸天龙”奎弟,
来自苏北武术之乡–邳州,
打《武林风》前的身份,
是一名武术散打专业的大学生。
奎弟考上XX大学之前,
还拿到了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的冠军。
“广州保安”洪祥兄弟,
来自武术之乡扎堆的鲁西北,
自小习练传统武术,
后在武校跟着专业队练散打,
因伤而放弃专业散打后,
为了生计而四处漂泊。
来打《百姓擂台》之前,
除了给人家看场子外,
还曾迫于生计打过地下拳馆的“黑比赛”。
保险业务员台风兄弟,
来自辽宁阜新,
自小喜爱武术,
做中学语文老师的父亲因材施教,
给他弟兄俩选了不同的成长之路,
学习好的弟弟学文,
爱打架的哥哥学武,
因兴趣而产生动力的台风,
因业余爱好而走上了搏击这条江湖路。
(三)、

(2007年2月10日,在河南省体育馆,我拍下了这张洪祥夺冠的照片。图片左上角的“邺倾城”,是我在武林风群英论坛的版主ID)
在拳拳到肉的搏击擂台上,
一切靠实力说话。
专业组的奎兄弟,
半专业的洪祥兄弟,
业余组的台风兄弟,
三人依靠自己的实力,
一路披荆斩棘夺得了各自想要的结果。
“霸天龙”奎弟,
夺得了2005年度“武林风”武林至尊争霸赛中量级的总冠军。
百姓擂台王洪祥,
夺得了2006年度“武林风”百姓擂台总冠军。
“台风”卢学斌,
收获了业余组“武林风”武侠梦工厂、武林兄弟连的诸多荣誉。
与大多数靠搏击扬名立万的拳手雷同,
功成名就后,
需要转化这些名气,
如同网红转化收益:
流量变现。
在此基础上,
洪祥兄弟打而优则演,
除了开办有自己的搏击俱乐部外,
还涉足了影视圈。
台风兄弟打而优后办比赛,
创建了自己的搏击俱乐部。
唯独专业组的奎弟最为难,
拿到大奖后却被逼无奈,
离开了心爱的擂台。
二、江湖难
(一)、

(图:2005年的专业组比赛,还是没有围绳、以散打为主的规则,其中摔法、推擂占据了太多的得分比重,所以像奎弟这样用重击型腿法和拳法胜出的选手,算是赛场上难得的惊鸿一瞥了!)
代表XX太极赢得了“2005年武林风中量级总冠军”,
却并没有给奎弟带来更多的喜悦,
因为奖励的帕拉丁越野车被俱乐部领导看中。
带艺投身、自考入学的奎弟,
与其他体系内训练出来的专业拳手不同,
被领导冠以“xx太极”这类传武招牌,
但还是利用散打的技战术体系赢得了比赛,
却被领导做成“太极散打”的噱头进行宣传。
传武圈里也有真功夫,
太极门下也有真高手,
但江湖骗子、伪武术大师更多。
所以,
搏击江湖里的“传武打假”,
并不是现在才这样毁三观,
而是早就有之。
回到武林风的奖品分配上,
奎弟的领导扔下一个选择题:
“要车?还是要学籍?”
双难选择下,
家庭贫困的奎弟象绰号“霸天龙”一样,
打破了业内的潜规则,
硬气地怼出了心中的不满,
也因此得罪领导后被开除了学籍。
开除学籍只是上不了大学,
但更大的麻烦是领导动用了影响力,
断送了奎弟在搏击江湖里的未来,
从此我国散打届缺失了一颗即将闪亮的搏击明星。
退学之后的奎弟,
只能告别对散打搏击的挚爱,
混迹于社会上的各种“场子”,
四处打工养家,
当司机、保安、保镖、特卫……,
熬得数年风霜,
尝遍江湖疾苦,
获得第一桶金,
最终归隐江湖。
金盆洗手后的奎弟,
回到了老家,
开着一家规模不小的武馆,
教着一帮成绩斐然的徒弟,
偶尔回忆下往事:
食尽人间烟火气,
熬得世苦方知味。
(二)、

这个世上哪有什么不败战绩?!
“死神”方便在《武林风》出名之前,
在散打擂台上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当“千年老二”,
“死神”来打《武林风》后却永远不死,
保持着48战全胜的战绩熬到了退役。
与方便的全身而退、完美战绩不同,
洪祥兄弟是带着遗憾退役的。
2009年10月10日,
首届《“武林风”中国VS墨西哥对抗赛》,
洪祥兄弟在场面占优的情况下被莱斯特高扫腿KO,
而上个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
洪祥兄弟可是刚刚战胜了曾世界排名第一的乔希里。
一胜一负间,鼎峰到落底,
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使得赛后的洪祥懵懂了很久。
三个月后,
洪祥兄弟调整好了心态。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
于2010年1月31日,
在《“武林风”第四届环球拳王争霸赛》中,
战胜了来自伊朗的世界级散打王–侯赛因.奥贾奇。
2020年元旦过后第二天,
山哥问我是否还存有洪祥的战绩资料,
栏目组需要引用下。

待我搜肠刮肚罗列好洪祥的战绩后,
仔细审视了好几遍,
越发觉得洪祥成功的不易,
从只身南下打工、摆地摊、当保安,
到参加武林风的两次海选才被选中,
打预赛《风云争霸》晋级到《百姓擂台》(风云争霸那3场预赛,我还是裁判之一),
2006年的一个赛季里手指被打断两次,
夺得2006年度百姓擂台总冠军后,
开始尝试向专业组散打选手挑战,
接着开打职业泰拳手,
打国外顶尖自由搏击高手,
一步一个脚印,
厚积薄发,
这其实就是一个草根保安的逆袭史。
洪祥在五年时间里,
打了38场比赛(前19场是业余组比赛;后19场是专业、职业比赛),
战绩37胜1负、7次KO对手。
这些成绩成就了他“武林风第一代巨星”的地位,
在拳台上一度被称为“草根英雄”。
洪祥自2006年8月参加武林风业余组比赛开始,
从业余选手对垒,
到与专业选手对战,
再到挑战职业选手,
并取得辉煌战绩,
包括后来混迹于影视圈里,
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从底层草根拼到台前王者的成长轨迹”,
是一副满满的正能量拼搏故事。
我们经常去听别人成功的故事,
而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收获所在领域的成功呢?
其实从王洪祥的身上,
我们也能找到答案,
那就是从“我不会、我不行”,
到“我要学、我要拼”,
虚怀若谷去学、坚韧不屈去拼,
你负责尽心尽力,
上天自会负责好运降临。
总结为一句话:
“但做努力,自有前程”。
(三)、

(早期在武林风百姓擂台拔得头角的台风兄弟)
台风兄弟在武林风中是名业余拳手,
打武林风前在天津开跆拳道馆,
传道授业,教教孩子们跆拳道,
顺便卖个保险,是名保险代理人。
竞技跆拳道不能说不实用,
只是不太适合现代的自由搏击擂台。
武林风十八年来,
专业、职业比赛中从未见到有跆拳道拳手打进过预决赛,
更多的拳手来自散打系、泰拳系、踢拳系格斗术,
即便是在比业余组《百姓擂台》还低一个层级的预选赛《风云争霸》,
跆拳道拳手的战绩也不尽人意。
台风兄弟改变了这种现状,
是第一个靠跆拳道技术体系打进《百姓擂台》正赛的拳手,
其第一场正赛(我是他局间休息的助手),
差点KO“2006年百姓擂台亚军”金宏雨。
正是这场虽败犹荣的比赛,
使得栏目组看到了台风兄弟身上的气质,
为其在后来的《武林群侠传》、《武林兄弟连》子栏目中大放异彩。

(2007年,武林风之武林群侠传,图柒为台风)
2007年过去后,
经过近三年“百姓擂台”带来的流量加持,
《武林风》已经人气爆棚,
同时为了考虑更专业化到更职业化的运作,
栏目开始在2008年改版,
舍弃了业余组的各种比赛,
之后想像洪祥兄弟那样“草根逆袭”的可能性更小了,
后来的《武林风》强调的是更高、更专、更强,
所以,业余组拳手出身的台风兄弟只能另谋他就了。
台风兄弟不像洪祥那样有散打基础(洪祥出身于郓城宋江武校),
转型成为职业拳手之路充满了波折,
但通过广结善缘、交流学习、刻苦训练、敢于尝试,
在参加了《武林风》之外的一些商业比赛后,
台风兄弟的技战术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跆拳道转散打,综合格斗到自由搏击,
把搏击圈流行的各种规则比赛都尝试着打了个遍,
游离于各种大小赛事之间后,
台风兄弟更增长了商业见识,
不但自己办搏击俱乐部,
还尝试着要创办自己的搏击赛事。
经过多年的各种资源积累,
台风兄弟于2014年开始筹备自己的搏击比赛,
主题是百年不变的争议–中日搏击对抗。
创办搏击赛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现场协调、主持、裁判…
从举办地、场馆选址…
从双方拳手、经纪及其背后的支撑团队…
从资金运作、跑赞助、拉广告…
从赛事报审报批、各级衙门口的过审…
也许这方方面面在不缺钱的情况下都不是问题,
但这年月有几个创业不缺钱的主?!
融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
台风兄弟早期的资金来源于地下钱庄的高利贷,
一度被催收的压力搞得差点没缓过来。
虽然这档事最后给抹平了,
但回想起来还是后怕,
当时太激进了,
万一资金链崩了,
那可是满盘皆输。
最后,还好!
三、江湖冷

(2007年《百姓擂台》之子栏目“武林兄弟连”:左一台风兄弟、左三洪祥)
费伦特曾有一个观点:
“白道爱开会,黑道擅执行”。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其实是大多数人对武林高手的误解!
肉体磨练、武德浸润,
在野蛮体魄的同时,
更文明了精神内涵。
通过高强度、高负荷训练磨砺出的搏击意志,
使得这些武林高手们拥有强大的执行能力,
一旦灵光乍现、擦出思想火花,
这帮弟兄们就能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地去实施。
对曾经的武林中人的奎弟来说,
“江湖,是错综复杂的人性”。
对于如今功成名就的洪祥来说,
“江湖,是厚积薄发的稳健”。
对于熬出事业的台风兄弟来说,
“江湖,是敢想敢拼地争先”。
如今,
疫情下的经济大环境不好,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少波及,
搏击赛事难以开展,
武术搏击俱乐部运营维艰,
兄弟们前面的路踏平了,
但后面还有新的挑战!
兄弟们!!!
加油!加油!加油!

(早期现场加油助威的武林宝贝,令人难忘)?
~~~
附:
文到最后,根据三位兄弟的江湖经历,赋小诗三首,祝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你们的公司生意兴隆!
致奎兄弟:
《江湖冷》
新韵十一庚/林旭生
碌碌逐风影,忙忙浪迹行。
江湖颠沛冷,恨恨叹浮萍。
致洪祥兄弟:
《草根英雄》
五古/林旭生
阳春白雪曲,曲高和寡音。
立新百姓擂,扬名草根心。
洪祥拔头筹,连胜战封神。
英雄出我辈,岁月已钩沉。
致台风兄弟:
《武林风十八年》
通韵十四英/林旭生
风起十八载,发烧为武风。
评名非我意,但愿武魂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8.com/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