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大冰
文/王继续
1、
总感觉叫大冰(兵)的人有很多,但细一发现,我身边一个叫大冰的人都没有,哪怕是名字里带“冰”。
张爱玲写过一篇杂文,是讲名字的,大概是说,人们缺什么就爱取什么。比如缺钱就取名旺财(那时候旺财还是狗的名字),缺子就取名招娣。从这个角度来看,“冰”确实是比较难有上榜的理由。
所以大冰(兵)更多是小名,且“兵”居多。比如相声组合奇志大兵的大兵,还有早期湖南经视的一个主持人,也是大兵。
名字里带“冰”的并不多,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大家知道我所说的“大冰”是谁。
但大冰自己有时候搞不清自己是什么。他有一个“著名”的演讲,开头就是“该怎么向大家介绍自己呢?”
2、
他有太多身份了,尽管这些身份都是他自己给自己贴上去的。在他的那些封面雷同的书中,都标注了他所能罗列的几乎所有标签:作家、电视主持、民谣歌手、老背包客、酒吧掌柜、油画画师、手鼓艺人、皮匠银匠、黄金左脸、禅宗弟子。
连“黄金左脸”这种身份标签都贴上去了,实在是有时候忍不住想黑他。
黑他的人不要太多。
就拿他的身份来说,在那次“著名”演讲中,不同于他的书中,作家是列在首位的,演讲中,“作家”这个标签是排在最后的。
他说:哦,我还是一个作家。
黑他的人列出了一道题:
请作答,上面这张图片中,大冰“哦··”的心路历程是( )?
A. 都让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B. 哎呀,差点忘了,我还是个作家呢
但我的这篇文章并不是来黑大冰的。
3、
我很早就知道了大冰,和很多人一样,是缘于那档他身为主持人最高光的节目《阳光快车道》,不能否认,那确实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然后突然他就消失了。用他书里的话说,他在主持人事业上升期时辞职去当了个背包客。
这一路上发生了很多事,比如他顺道成了皮匠银匠,又成了禅宗弟子,这些他都写进了他的江湖三部曲中,这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大冰的小屋”。
“大冰的小屋”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的介绍是,那是一个流浪歌手的免费栖息地,光烧钱,不挣钱,公益性质,大爱的存在。
我“有幸”去过一次。
那是丽江的“大冰的小屋”,人山人海,文青打卡圣地。我买了两厅风花雪月和朋友挤了进去,里头满满的民(装)谣(逼)爱好者。人手一厅风花雪月,如痴如醉的欣赏着最原始的民谣弹唱,我这里所谓的原始指的是设备的极其简陋。
当然,淳朴就是“大冰的小屋”的特色。你要都市灯红酒绿的商业态,出门左拐直行,那里酒吧不要太多。那里是丽江的艳遇所,这里只是文青的聚居地。
“大冰的小屋”给大冰打造了很多人设,也给他孕育了很多故事。“我有酒,你有故事吗?”似乎就是从“大冰的小屋”里开始的。
4、
尽管在文学圈,像大冰这种作家的作品是处于鄙视链底端的。换言之,羞于谈你看大冰(的书)。但我必须坦诚,我几乎买了大冰所有的书,其中还有签名版。
现在写书的不容易啊,但你看了大冰,你总觉得写书好像也不难啊。由其你看了书店三巨头,大冰、刘同、张皓宸之后,你能得出结论,满篇口水话夹杂几句青春鸡汤抑或江湖金句,就能构成流量高地,位列畅销榜单。
黑一个人不能为了黑而黑,黑大冰就更不能为了黑而黑了,毕竟大冰的书从第二本开始(第一本是《他们最幸福》)每一本都销量惊人。
那些黑大冰的人真的是很严肃认真的在告诉大家,像大冰这种流量作家的作品到底哪里不行。从文笔入手,叙事结构过渡,然后故事内涵升华,总之,通通不及格,甚至不如小学生作文。
也有其他黑法,比如有人说,以前在kindle上花了3块钱买了他一本书《他们最幸福》,看了几页之后感触颇深:3块钱买点啥不好啊。
但对于大冰写的那些江湖故事,我有不同的看法。
5、
在大冰从主持人的身份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是突然某天在韩寒的“一个”app里看到了一篇大冰的短篇。读得很畅快。像我们这种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读者,读大冰的故事并不会太强求文学性。
相反,说句遭人骂的话,我读余华的不少作品,比如最新的《文城》我就总得捏着鼻子读。
我挺喜欢大冰写的一些故事,但你得告诉自己,故事就是故事,你也得把故事中那个“我”看成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不然就作者那臭屁劲,那自恋的样子,你会忍不住上前抡他一巴掌。
大冰的故事是江湖故事,其特点不仅仅是因为故事都在路上,而是故事里的人都特仗义。很多时候我就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去看的大冰的故事。
那就是一个很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偶有一个就够你臭屁一辈子的了,何况十几二十个,那得是上辈子修了什么德,这辈子才朋满天下,哪里拉屎都有人送纸。
很神奇,看了大冰写的很多故事,但回想起来却记不起几个,或许是没有就酒,更大可能是故事的雷同性。
主人公都异常坚韧且善良,故事里的人生很残酷,但世界很有爱,最后总能因“我”而皆大欢喜。
我对大冰笔下老谢的故事印象最深,因为我那次去大冰的小屋恰好是老谢弹唱。我还加了他的微信,买了他的CD,后来知道他从丽江去了大理掌舵。
各个地方的大冰的小屋的负责人他们都叫舵主。严格意义上说,大冰的小屋就是一个商业场所,至于过夜啥的,一个足浴店也能允许你过夜。
6、
我还关注了大冰的微博,总看到他在微博里行侠仗义,今天给这个陌生人买机票,明天给那个没饭吃的打款转账,间或跟编辑闹一闹书价的定价问题。
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时,大冰这个跟编辑砍价的戏码就翻过车。有人说他是忘记了这招头一年已经用过。
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或者就纯当是他的一次新书宣发,其实这没什么。就像他给人买机票,给人转账,免费办音乐会,这些总出现在他微博里的“好人好事”一样,拿公益作秀总比连公益都没做的人强。
7、
不黑不粉。我觉得大冰骨子里多少是有点理想主义情怀的,和市侩的商人有些不一样。
他不是纯粹的文艺青年,但又写追逐远方的故事。他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可又在屡次说最后一本最后本的时候再注水一本挣版税。
他说话做事爱解构高雅,但又不愿流俗,在装与不装之间,留给大家一个见仁见智的评价。
有时候看他挺拧巴的,但或许人家一点也不。
我没有去参加过他的签售会,没有握过他那因握手而满是茧的手。我内心中还是不希望对他路转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8.com/2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