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云间 一个专门做科研的团队
原创 小薇 A科研显微镜 关注我们
SCI论文里的图片是最直观的论文信息,是论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最能反映论文的结果。好的图片可以让论文增色不少,相信大家都十分明白论文中插图的重要性。
今天小薇就以几篇论文为例跟大家聊聊SCI论文里图片那些事儿。
1. 注重图片的整合
PMID: 35898502(IF:8.786)


PMID: 32998690(IF:3.307)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高分文献一般都会将同一副标题下的图片进行整合并进行合理排版,而PMID: 32998690(IF:3.307)这篇文章的的图片则没有整合,fig.4和fig.5展示的都是拷贝数变异(CNV)的结果,小薇认为将他们合并为一个图片更合理,你觉得呢?不会组合的小伙伴欢迎私信小薇哦~
2. 重视流程图的添加
PMID: 35898502(IF:8.786)

PMID: 32998690(IF:3.307)

PMID: 33381538 (IF:2.758)

虽然目前大部分的SCI杂志不会硬性要求添加流程图,但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如果不能通过咱们的叙述清楚地了解研究概况,那么咱们面临的往往是被拒稿。所以,比起用大段文字叙述,绘制流程图是一个更好的方法,而美观的流程图也能为文章增色不少。以上三种流程图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不会画流程图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小薇之前的文章哦。
3. 写好Figure legend
在阅读一篇文献之前,小薇通常先浏览一遍文章的图片和图例(Figure Legend),因为插图可以加深小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篇成功SCI可以让读者不依赖正文就可以大致了解相关的信息,引起读者去仔细阅读全文的兴趣。
PMID: 35898502(IF:8.786)




PMID: 30737476 (IF:12.067)




以上面两篇高分文献为例,图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关键信息:
- 对于每个图片需要添加一个能够充分地描述所有小图的信息。如果很难归纳出一个适合所有小图的标题,请重新考虑如何对图像进行组合。
- 通过必要的信息来解释这个图片,基础类的文章可以只包含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实验条件、对比、或者使用的模型;生信类的文章可以包含一些分析方法,统计方法等。
- 可以包含尺寸大小、p值和重复次数等信息。
- 使用过去时态。
- 缩写及符号的注释。
小伙伴们学会了吗?对自己的论文没有信心的小伙伴也可以私信小薇,可以帮你评估,语言润色,助力让你的SCI文章提早、提高影响因子发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8.com/2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