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你的微信好友,那么就可以给他的好友推送你的微信名片。

微信值得点赞的一点就是,在你确认添加好友之前,是能看出是谁推送的名片。
但有些人,好像是“热心肠”,随手推送,也没啥成本,不太耽误事,但是你是无所谓了,问题转嫁了属于是。
推名片前好歹问问本人同不同意加,本人无所谓或者同意的前提下再给第三方推名片。
否则到时候万一提出不合理又很难拒绝的问题,给这个人办不了或者不想办,原因算是谁的?

平白无故给对方添负担,可以说情商太低,不是潜在大人物的做法。
毕竟微信这玩意和打电话不一样,电话可以以后永远不打 ,但微信我可能嫌对方窥探我的隐私或者占用我的微信坑位。
万一到时候要是删了对方,责任好像就都在你这边,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本来很多人加微信也就是说一俩句就再也不聊了,没必要加微信,能打电话解决的问题最好是用电话,而且还显得非常庄重。

像我朋友要推我电话或者微信之前,都会先给我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谁、为了什么事情、前期沟通的一些细节、到底同不同意添加对方等等。
否则冷不丁冒出一个人要添加你为好友,关键是很难通过昵称和头像辨别对方是谁,到底加还是不加?
一旦添加后对方直接进入主题,而你都没有一个反应时间,不知道对方添加你为好友的目的是什么,很可能答非所问或者说一些不该说的事情,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看似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但微信是最主要的社交工具,这个地位可能在可预期的未来都不会被撼动。

根据邓巴定律,150人是人脑能够同时处理的友谊关系上限,而这150人很可能会随着年龄、学校、城市、工作、爱好等等动态变化。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可能最常用的微信账号就只有一个,但坑位是有上限的。
即使最终这个微信好友人数也达不到上限阈值,也不可避免在某次冲动之后想把一些不太相熟、不再打交道、甚至想不起对方是谁的所谓“微信好友”给删掉,而这一切是本可以避免的,毕竟筛选要清除的好友也是要耗费时间以及精力的。

有时候稍微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或许就能感觉到自己行为中的一丝不妥,然后以己度人,更正不好的地方。
当然,没有几个人能先知先觉,犯错误踩坑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之后的分析总结却将不同的人进行了分类。
有的人迷途知返,有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人浑浑噩噩。不是命运想要捉弄谁,是给你机会不中用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8.com/1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