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一个不起眼的百年设计
/ 地铁线路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北京地铁上,每天能保证1000万人口的出行,没人注意过这个不起眼的设计,多亏了这张小小的地铁线路图。能让1000万人顺利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而这张地铁线路图的设计100年也没有变过,小小的地铁线路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小小的地铁线路图又经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早的地铁线路图,像一个线团
/ 让人头大的线路图 /
时间来到1863年的伦敦,世界上诞生了第一条地铁——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第一条地铁诞生于伦敦也是意料之中。当时的伦敦是全球最繁荣的城市,和我们现在一样交通,商贩,行人让整个城市拥堵不堪。
因为当时的铁路,只能穿过山洞在地面建造,而从地下修铁路简直就不能想象,计划建造地铁时,许多牧师还在说这是在修建坟墓。当修建成功后,民众们还是逃脱不了真香定律。

1863年,伦敦地铁开通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随着伦敦地铁线路的建设和延伸,多条地铁线路纵横交错,纷纷涌现。
这时候就出现了个问题,那个时候又没有导航,想去哪里只能靠地铁线路图,设计地铁线路图就显得格外重要,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最早的线路图,看看你能看的懂么?
妈妈不用等我吃饭了,我在地铁里迷路了……

这是1908年,第一张统一协调伦敦地铁系统地图,你会想还可以呀,但如果对比一下现在设计风格的地铁线路图。
可视化设计
/ 你根本不在乎地铁站的距离 /

地铁线路增加了数十条,是不是依然能找到你想去的路线。如果还用1908年的设计图,那整张线路图就像一碗意大利面。
这样的设计要感谢一个人,哈利·贝克,由他设计的地铁线路图,至今仍是我们设计地铁线路图的参考原形。

Harry Beck
当时的伦敦地铁线路增多,而地铁线路图都是用一种写实的手法来绘制。
比如按照写实的手法来画,线路的走向就会弯弯曲曲,这就是一碗意大利面的基础了。
另外按照真实比例来绘制地铁线路图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市中心的站点特别多,而郊区的站点就很少,但郊区又很远,就会使地铁线路图,市中心那一块特别集中,而很大面积的空白就是郊区。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两个站点距离很近,有的站点又距离很远,你想找到想去的地方简直就是考验你对城市规划的理解能力。
我这么说是不是突然感觉茅塞顿开,回想一下好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地铁线路图的确是横平竖直的,非常便于查阅,即使我去城市的郊区,也很容易找到站点对吧!
没错,这就是贝克,抛去真实地理的局限,将数据可视化后呈现的信息。

地铁线路图设计内涵
/ 设计创造美好生活 /
贝克认为,乘客需要知道的是怎么才能尽可能快地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以及如何换乘不同的地铁线。没必要去了解站点间的距离。通过图形合理化创造了一种导航和便利的联结,而不是传统的地理准确性。
但贝克的设计理念太过超前,像我们现在的创新者一样,当局者根本不能理解这种类似于电路图的设计,一年后,伦敦地铁的负责人重新考虑,还是花了少部分的钱买下了,并以口袋书中的海报形式呈现,一经发售,狂卖70万册,自此贝克风格交通图火遍整个世界。
2006年,在BBC电视台的节目《探索英国伟大设计作品》中,贝克的地图位列英国伟大设计作品的第二名。仅次于号称为最美飞机的协和式超音速喷射客机。
当代设计师像当年Harry Beck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挑战权威,坚持不懈,解构需求,真实还原,你就是当代最牛的设计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8.com/1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