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书哪个平台最好,网上买书哪个平台最好知乎?

友人山兄,平生一大乐趣为逛旧书摊旧物摊淘宝。常于周末假日,独自一人晃荡于榕城左海的旧书摊,或鳌峰花鸟古玩市场之旧书市,搜寻古籍遗墨猎犬般咻咻,与摊主杀价鸟雀般喳喳,三步一回头,九曲大回环,挖地三尺,欲走还休。但凡淘得“宝物”一二回来,自己欣赏不够,还晒到朋友圈显摆,供友人流涎,也不怕目标暴露,贼人惦记。

于是想,淘,自然有寻找和挖掘的意思。单位那帮小姑娘,有时下班不回家,相约在街头吃一碗拌面馄饨,也要把钱花在去女人街淘衣服。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商业街的“淘宝一族”,更是淘得没谱。物价涨了,口味独了,以最少的投入淘取最大的收益或享受,成为更多人的时尚。哪里吃饭物美价廉,哪家商场打折优惠,办啥子APP折扣最划算,商场、超市、便利店、西餐、自助餐,影票、车票、机票、酒店……皆可淘到相关的优惠折扣,其风起云涌之势,令人叹为观止。“不一定要买最好,但一定要买最划算”,这是淘族们响亮的口号。

网上买书哪个平台最好,网上买书哪个平台最好知乎?

是故,淘,无疑是包含了方法论的。淘字的本意,是通过水的涤荡冲刷达到某种目的。如淘米,如淘金,皆是用了水选的方法。后世概念延伸,有淘汰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去掉不合意的,留下合意的,或曰去掉劣的,留下优的。这里面,更多的是主打“比较”和“竞争”的方法了。

然而方法之优选,无疑更强调“眼光”。当然,说各人眼光不同,其实是各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不同,如此产生不同的淘宝“标尺”,心中依着这个标尺(方法)进入市场,自然就是胸有成竹的“淘”,自得其乐的“淘”,抑或是心狠手辣的“淘”。

论及淘宝之乐趣,除了对淘得的物件视若珍宝自鸣得意之外,淘的过程,其实更是一大享受。君不见,怀揣看似漫无目标但刹那间“一眼相中”的那份曼妙悬念,在眼花缭乱的货品中浑身一激爽的灵光闪现,犹如伯乐相中骏马、伯牙遇见子期,那份相见恨晚的甜蜜,那份“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惊异,岂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明白?

淘宝如此,淘书亦然!此处的淘书,淘的不是朋友山兄喜爱的那种古董旧书,而是统指去书店、或网上购书的情境。毕竟旧书摊淘宝需要对古籍古董知根知底,吾等在此领域不及山兄十之一二,如若只是想着闲暇时读本好书,沾点书香之气以免精神发霉,就只去各种书店书城、抑或在线网购即可。当然,鉴于荷包有限,也鉴于淘书本身便是审美与精神宣泄之过程,这就需要格外讲究“淘”。相信“淘书”的经历,大抵各人都有,此处不涉他人,单说自己——

首先,小说很少买!不管是否名家(即便名家写出的东西也有良莠,何况还有一堆徒有其名的“名家”);亦不管该小说的封面封腰宣传如何天花乱坠,抑或哪位“大师”写了什么序或跋。也有特殊情况:该小说写作手法上有某种独到之处,抑或这小说的语言读来句句有味儿——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啊哈。此类少数在我购买之列的小说,必是小说语言“极有味”。中华语言丰富绝妙,故“有味儿”的,必多是母语之作品,或少数能用母语将国外小说精妙翻译的译家之作。小说当然也讲究故事情节和布局结构,但若只重所谓题材或故事,不如直接去看《故事会》好么?何况无有研习价值的小说,看完一遍就丢一边去,划不来啊!何况这些年小说媚俗之风大作,各种风花雪夜、娘娘腔或器官暴露的“畅销”小说充斥于市。如此,总觉得还不如去看《梵高画传》这类真人传记,更为铭刻在心。

教人如何为官做人、如何厚黑、如何谋略……不买!做人秉天性,做事循天意,皆在顺乎自然。为人做事凭修养才学,岂是几本教授“厚黑”的书就能解决问题?自知非官场、商场之长才,本就愚钝简单,且就一直愚钝简单下去好了。酱缸文化知道太多,恐益生悲观沮丧,甚至生出邪恶,岂不减少吾辈人生幸福感?

诗集不买。诗人固然值得崇敬,友人中也不乏诗人,但我辈自知缺乏诗人之天地想象力、意象剪接组合力、语言节奏之提炼力——加之半辈子新闻生涯,皆于底层与“纪实”打交道,每每用现场报道、影像纪录片或纪实随笔之类,观照社会或自身许是尚可,再再无法以诗的高度抒发胸臆、挥洒天地。既是外行短板,自然在割爱之列。

以上三不买,想来应还算做人宽容。需知除此之外,但凡艺术和文史知识大类,在下涉猎该甚为广泛。就算物产、地理、风俗、“科技未解之谜”,如若是与文史相关,皆是我寻奇搜猎对象。

首先,家中占满两个墙壁的书橱内,大多都是各类有检索功能的工具、资料文献书。时代变迁,文风思潮变换,却惟有工具资料类图书乃永不过期贬值。这其中,除了搜寻各种字词、古句解读,还有许多用作历史人文钩沉、南北地理风土、自然科技知识的“知道类”查询书、典籍书——甚至都有《野外生存手册》这般教授户外如何依赖大自然存活的书——这是真正的“工具”啊。想我辈少年及青年时段,正逢十年动乱文化沙漠期,脑子空若瘪谷,故多年来可劲儿搜寻各种资料、工具书籍,以便日常遇有大千宇宙各种“不知道”问题,统统便是一个“查”字。尽管如今有了“百度”“知乎”之类网络搜索工具,然而“恶习不改”,在书店看见如意的工具书,仍然占据为快。

其次,一切教我感知艺术之美的书籍,也是我目光扫描范畴。各类艺术彼此又能互通,能够修心怡情,提升人之品性及与自然沟通之能力,是人生之宴的大珍馐哇。也许要怪遗传基因添乱,让我对太多艺术门类感到兴趣:绘画、书法、摄影、电影、音乐鉴赏、甚至是陶艺、茶艺、布艺、地方手工工艺……只要是我喜欢的风格,喜欢的样式,无论古今中外,都在收藏之列。我还雄心勃勃,幻想哪天能逮住合适的老师或者民间艺人,干脆拜师学习其中若干,然后陶陶然成为自得其乐的书者、画者或手艺人,岂不快哉。

当然,最让我享受购书乐趣的,是那些如同恋人间一见钟情的“美文”类书籍。此类书,多以大家随笔散文的面目与我邂逅,有时也以亦史亦文、亦地理亦文化的“跨边界”形式诱我。一般,其先以书名令我眼前一亮,于是捧在手中,随意翻阅,字里行间的那浸润母语精华、老到圆熟的遣词造句,处处附着幽默、智慧的一个个“触角”,如同许多神奇小手,那么舒坦地不可言喻地挠到你的心灵深处。

然而,愈是直觉遇见“你的命”,愈是挑剔地想要察看手中书籍的“形式感”——倘若恰恰又是你平日喜欢的那种清秀字体和素洁纸张,又恰是你最喜欢的印刷行距和间距,封面设计风格和插图形式也素雅清新,则真正有如“蓦然回首、伊人在兹”般地欣喜激动。反之,有时仅仅只是因为看见排版的字号充大、行距稀松,便顿时心生恶感,仿佛遇见短秤掺水的奸商,不管作者是谁、智慧再高,瞬间也没了兴致,当下弃书而去。

故而知某人之淘书,知其人大略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8.com/12614.html